第(2/3)页 刘大悟放眼看来,不慌不忙的对李港主道:“不知这古晋一城如今有多少军力?” 李芳华面上微不可查的掠过一丝不安,但还是马上便接口道:“其实哪里有什么军力,不过都是些年轻劳力,胡乱教练些刀枪,也就可比明国的乡勇民壮罢了,比不得伏波军的威猛。” 其实这也是套话,伏波军威猛与否,都是道听途说,就算是剿灭了河口的几股海寇,其实用些心思,李家自问也是办得到。不过李芳华不说破,其他各家自然不会拆台,他手上潮州乡人组成的三百多民壮队伍眼下可是古晋最看得过眼的武装,不仅人人都有皮甲,还有五十多条火绳枪,每年到了胡椒收获的季节,就要依靠这支队伍才能保障不出意外。 “李港主可是说笑了,谁不知道这乡勇民壮可比官军有用多了。”黄鹄听了李芳华的话在一旁笑道,他这话倒也不是胡说,所谓守土有责,在抵御外敌时本乡的民壮往往比客兵更能拼命。当然那是大明的情况,不过想来世上事情殊途同归,换到南洋也是一般。 齐思中也出来打圆场,笑道:“寻常军士都是各家雇佣,港中有事再行摊派,只是如今天兵既至,倒是能为各家省下不少开销。” 齐思中此言倒是说得乖巧,他在港中耳目众多,自也比其他人对宋人实力更加清楚。顾梅堂那里有些话可是没在外面宣扬,至少刚到了文莱便与当地的海匪和西班牙人战了几场,连带着城中的大食豪商和贵人也收拾了不少,连那个什么黄总兵如今都是对他们俯首帖耳。这些秘闻,也就只有齐老爷打听到了。 从顾梅堂那里听来的自然也有宋人不光有铁制的快船,还有精巧的火器,那连珠火铳更是神兵利器一般。当然,如今顾梅堂为宋人做事,语带夸张也是情有可原,但这夸张中也不是全然编造,这点识人的本事齐老爷自然还有,更何况小心驶得万年船,出头的事情还是不要贸然才好,既然李芳华都没有多言,他也乐得顺水推舟,总不过是些漂亮话罢了。今天的核心其实还在宋人的章程,说得直白些,便是能够得到什么利益。 古晋一小城,纵然仗着香料贸易市面繁荣,也不过就是万把人规模的小城,这样的地方南洋不说千千万万,几十处也是有的,对于地盘的概念本就不算明晰,尤其在面对外来的强权时,更多考虑的还是利益的取舍。 今日能来船上议事,齐老爷倒也有所峙仗,宋人好几个首长早已进了古晋城,如今就在顾梅堂的指引下往城里城外各处‘调研’。那些人据说都是这船上的官人,不过总共也就七八个,城中早已安排下了眼线,不然城中的贵人们也不敢以身犯险的贸贸然上宋人的船来。当然,另外也有些好奇的意思,毕竟如此大的铁船闻所未闻,更不要说亲自登上甲板感受一番。 而如今室外的炮声刚刚放停,面前的气氛更是轻松无比。 餐厅中早已摆下了丰盛的宴席,虽然都是些简单菜色,却是首长亲自所做,程起林穿越前就喜好精研厨艺,只是那个时空如他这样出身底层的人士实在是消费不来这样高端的爱好。但到了这里,程首长却是如鱼得水一般,此次舰队西下,他是主动请缨来全权负责舰上伙食,能够亲自料理真正的食材对于程起林而言的确是一桩幸事,何况还能收获一众军士与土著的羡赞之辞,实在是舒心得很。 李芳华从未见过这样用餐的阵势,以往外出行商,即便是有国主宴客,也只是分席而坐,虽然器皿多有金银宝玉,但饮食依然算得上是节制,其实也不叫节制,实在是物产不丰。关于这一点也不是夸口,永乐时三宝太监下西洋,船上水手可没少抱怨过南洋各国饮食的单调,尤其菜蔬更是匮乏。但这宋人大船上的午宴,说不上多么铺张,却是别开生面,这餐盘中的餐食,不要说许多食材未曾见过,就是那飘散在空气中的阵阵香味也让各怀心思的众人味蕾大动起来。 靠着舷窗一侧盈丈长的条案上,铺着精致的白布桌旗,上面装摆菜肴的器皿似都都是昂贵的铝制,那些都是仿着过去自助餐厅的样式让军器监私下打造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