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沈德符闻言又是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一口热汤下肚开始给众人普及起朝堂掌故起来,“这诸位就有所不知了,这些多还是私商的粮车,若是官中调运,如今已是过了日子,南面当是不会再有多余的粮食了。” “此话怎讲?” “天成有所不知,自宣德年间行了兑运法,江南民便不再运粮入仓,都只将粮运到淮安、瓜州兑与卫所官军,再由运军直送抵京,故而这些年沿途水次各仓的存粮便渐少,除京、通各仓是满额,临清、德州两处只得存粮五十万石之数,除此之外淮北各仓的存粮都不敷用,那些南方来的粮车布车多是听到消息的商人所运,所谓无利不起早嘛,若是我所料不差,京城的物价当是已经涨得不少了。” 沈德符不愧是熟谙掌故之人,这临清州即便在运河上也是个大去处,这边原本就是仓城,共有临清、广积两大仓和常盈小仓共四十八个仓场,景泰年间临清建城后便是仓在城内,如今这城中也有近小半都是粮仓,而众人下榻客店所在的中洲虽也有土城却离县城较远,是会通河与卫河交汇之处,也是临清真正最为繁荣之所,虽然附近的马市街上也有一处水次兑军仓,但总体而言离着临清县城还是有些距离。 毕竟这大运河上一年四季光是运军便有十余万人,纵然今年冬天比起往年人多了些,但以沈德符所知还是不算什么,毕竟此地是控扼河南、山东的漕运要道,也是漕粮进京的必经转运口岸,只看一过济宁,从南旺湖到临清一路就有十七座水关闸且处处有主事便可知这漕粮转运的艰难,如今又是骤然生变,王星平也认同他对京城物价的判断。 “管这些作甚,你们是去参考的,等成了进士自然由着你们去说去做,现在还是安心吃酒。”张炳芳一副毫不在意的说道,拿起一根羊肋骨便又啃了起来。 陈子壮却道:“我等进学正是要以天下为己任,如今建奴如此猖獗,又如何能够坐视。” 张炳芳不以为然,“最新的邸报你们都看过了么?就连刘大刀(注:刘綎)都窝在三河县不肯出关,邸报上说兵科赵给谏(注:赵兴邦)和直隶王按院(注:王象恒)都已上书弹劾。” 沈德符笑道:“刘綎怕是心中没底,专在关内等他的救兵吧。” 第(3/3)页